食堂厨具设备的消毒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两大类,具体操作及要求如下:

物理消毒法
蒸汽消毒:
操作要求:将餐饮具放入蒸汽消毒设备中,温度控制在100℃,并保持20分钟以上。
注意事项:餐饮具之间应留有一定空隙,确保蒸汽能够穿透,达到全面消毒的效果。
煮沸消毒:
操作要求:将餐饮具完全浸没在沸水中,温度保持在100℃,煮沸15分钟以上。
注意事项:必要时可配备闹铃等计时工具,以确保有效的消毒时长。
红外线消毒:
操作要求:将洗净干燥的餐饮具放入红外线消毒柜中,温度控制在120℃以上,并保持15分钟以上。
注意事项:避免水分滞留在消毒柜里导致细菌滋生,防止红外线加热器管电极在潮湿环境下的氧化。每天宜将消毒柜通电运行一次,保证卫生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。
洗碗机消毒:
操作要求:按照洗碗机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,确保消毒温度、时间等满足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。
注意事项:每日应对洗碗机内部进行至少一次全面换水清洗,并定期清理机内水垢,以维护设备性能。
化学消毒法
含氯消毒剂消毒:
操作要求:
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标明的要求配制消毒液,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浓度宜在250mg/L以上。
将餐饮具全部浸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浸泡20~30分钟。
用流动自来水冲去餐饮具表面残留的消毒液。
注意事项:
消毒液应现用现配,并定时测量消毒液的消毒浓度。
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后使用。
餐饮具在消毒前应先清洗干净,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。
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:
操作要求:
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标明的要求配制消毒液,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浓度宜在100mg/L~150mg/L。
将餐饮具全部浸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浸泡10~20分钟。
用流动自来水冲去餐饮具表面残留的消毒液。
注意事项:
消毒液应现用现配,并定时测量消毒液的消毒浓度。
定时更换已配置好的消毒液,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。
消毒后的保洁要求
沥干或烘干:
餐饮具清洗或消毒后宜沥干、烘干。
使用抹布擦干的,抹布应专用,并经清洗消毒方可使用,防止餐饮具受到污染。
放入保洁设施:
及时将消毒后的餐饮具放入专用的密闭保洁设施内,如保洁柜或消毒柜。
保洁设施应正常运转,有明显的区分标识,并定期清洁,防止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受到污染。